九十後音樂創作人 Olivia Dawn Mok 可以說是學院派的音樂創作人,自小學習鋼琴和小提琴,高中畢業後到紐約著名表演藝術學校 The Juilliard School 攻讀古典小提琴,同時對即興爵士樂產生濃厚興趣,在西班牙 Berklee College of Music 進修完音樂科技碩士後,選擇走上電子音樂的創作之路,成為黑膠 DJ 兼電音製作人「Xiaolin」。最近她在 Café Carlyle 更策劃了亞洲 Café Carlyle & Friends 音樂節,凝聚城中最矚目的原創爵士樂手。今回特別邀請到才華洋溢的 Olivia 來一場音樂對談,由 Jazz Hip Hop 談起,分享她對爵士樂的獨特看法。
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
你自己怎樣開始接觸爵士樂?
我在紐約著名音樂樂府學習古典音樂,一直希望創作原創音樂。在茱莉亞學院(The Juilliard School)學習期間,我開始涉足爵士樂及認識了一班同樣熱愛爵士樂的朋友。在畢業前,我參加了一場 Artie Shaw 的致敬音樂會,深受啟發。當我假期回到香港時,我還參加 Peel Fresco、Gecko 和 Backstage的公開演出。 後來,我到西班牙瓦倫西亞的柏克理音樂學院(Berklee College of Music)攻讀碩士,在那裡我學習了當代音樂理論,同時學到如何創造自己的聲音。
你最喜愛的爵士樂手是?
這題問題比較難回答!作為一個爵士樂愛好者,我的答案是 Herbie Hancock。我喜歡他的聲線,但最主要是他對音樂所持有的開放態度,從最先出現的調式爵士 (Modal jazz) 到與其他電子音樂家合作,時至今日,他仍然是一位最受歡迎同時又最具爭議性的爵士樂家之一,同時起啟發我對爵士樂的新看法;作為一個小提琴家,當然還有我音樂路上的兩位啟蒙:法國爵士小提琴大師 Stéphane Grappelli 和 Jean-Luc Ponty。
在 1980 年代後期和 1990 年代初期,嘻哈音樂和爵士樂的融合出現 Jazz Hip Hop;近代最有代表性的音樂人包括 Nujabes、A Tribe Called Quest、 Gang Starr 等,他們是否你杯茶?
A Tribe Called Quest 令我回想起在大學一年級時參加的鮑登國際音樂節夏令營,那個時候並沒有甚麼壓力,我們只顧著玩,什麼都不用做,這就是 Jazz Hip Hop 給我的感覺。而我第一次聽 Nujabes 和 Fat Jon 是由動畫系列《Cowboy Bebop》和《Samurai Champloo》, 作為一個動畫和爵士樂愛好者,我發現這個組合很吸引人,讓我更加認真地聆聽這一類型音樂。 我很喜歡它原始又低調的音樂調性,對於 Sampling 的運用更可以用天才來形容,然後你會看到《Digable Planets》和《Black Sheep》,它們涵蓋了相當沉重和甚至具政治性的話題,但卻以一種輕快和輕鬆的手法呈現。
你認為嘻哈音樂和爵士樂怎樣走在一齊?之間有甚麼化學作用。
我想嘻哈大概是從 80 年代初開始,由 Sugar Hill Gang、Flash、DJ Kool Herc 等 OG 開始,但他們沒有真正加入太多爵士樂元素,而是更多地利用了 80 年代的流行音樂例如 James Brown 的《Funky Drummer》等(我的音樂也用了很多他們的 Sample)。直到 80 年代末,如 Gang Starr( Guru & DJ Premier, 還有 Native Tongue 包括 De La Soul 和 A Tribe Called Quest 等 OG,他們使用了大量 Jill Scott Heron 和 Art Blakey 等人的爵士樂 Sample,以 808 Boom Bap 的風格呈現。到了 90 年代初,Hip Hop 風格變得更加街頭,因此爵士樂的元素消失了一段時間。Guru 的《Jazzmatazz》專輯讓 Jazz Hip Hop 得以繼續發展,直到它在 90 年代末或千禧年代初由日本的 Nujabes 等音樂人再次帶起這熱潮, 所以 Jazz Hip Hop 在發展中間雖然曾經式微但同時創造了許多試驗空間, 如 J Dilla、Mad Lib、BADBADNOTGOOD、Tyler the Creator 等。
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
你認為 Jazz Hip Hop 會再次在主流崛起嗎?
我覺得 Jazz Hip Hop 一直都在,由一個較為地下的位置到今日有一班相當忠實的愛好者,我認為它永遠不會成為主要的商業類型,這也正正是 Jazz Hip Hop Cool 的地方,同時在音樂界佔據永恒的一席位。
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
你怎樣看待香港非主流的音樂發展?
如果大家願意的話,香港有很多有趣的 Sub-cultures。Canto-rap 有 Wildstyle 的 Matt Force、R&B 有 Room307 和 R.I.D.D.E.M.、Indie Rock 有 Mr. Koo、N.Y.P.D. 等不同音樂範疇的新勢力,還有 Olivier Cong、Philip Glass、Damien Rice 的 Ambient 音樂,以及一眾新晉爵士樂手 Daniel Chu 朱肇階、Joyce Cheung 張貝芝和鼓手 Blue Kwok,他最近還做了一場 Kraftwerk 致敬演出;當然還有具爵士樂搖滾風格的 Alan Kwan 關家傑和他的樂隊 Invisible Architecture,剛剛在臺灣獲得金曲獎。我認為音樂只是一種表達方式,並沒有規則可循。作為樂迷只要你肯去探索和發掘,總能發現更多新的世界。
最近你策劃了 Café Carlyle & Friends 音樂會,背後的想法是甚麼?
Café Carlyle & Friends 顧名思義是一個與朋友欣賞音樂展示的地方。是次音樂會陣容邀請到城中著名和新晉爵士音樂人一同演出,包括 Alan Kwan(關家傑)、樂團 R.I.D.D.E.M、Eugene Pao(包以正)、Ted Lo(羅尚正)和 Alonso Gonalez,當中有部分演出者一早經已認識多年,作為 Carlyle & Co. 的音樂及藝術策劃總監,好榮幸能多將現場表演重登香港極為華麗的音樂舞台之一 – Café Carlyle,同時,為香港帶來最高水平的本地藝術表演。此外,我們一直希望透過 Café Carlyle & Friends 作一個機會去介紹一眾本地爵士音樂人,將著名爵士音樂人和一班新晉爵士音樂人同台演出。此外展示爵士樂的多樣性,最重要的是給予一眾年輕本地爵士音樂人一個重要舞台。
今次表演能夠帶給觀眾一個怎樣獨特的經驗?
從一開始就希望能夠創造出一種完美又獨特的現場音樂體驗。每晚演出前都會在 Living Room 進行 45 分鐘的 Unplugged 環節。我們還與香港 DJ Roy Malig 合作,他是一名熱心且對樂音知識淵博的黑膠唱片收藏家,並將在 Music Room 黑膠唱片舉行市集,客人可以在那裡直接收聽和購買他所收藏的唱片。
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
你對爵士樂在香港長遠發展有什麼看法?
對於香港爵士樂,很難道出整體發展,但我感覺到從經典的爵士樂舞台如 Peel Fresco Music Lounge、Gecko 和其他出名的香港爵士樂演出場地現在出現新舊交融的情況。此外,Neo-Soul 在香港一直都盛行,現在更有很多年輕一輩的爵士音樂手出現,如 Joyce Cheung(張貝芝)、CY Leo(何卓彥)、Daniel Chu(朱肇階)、 Alan Kwan(關家傑)和鼓手 Blue Kwok 等,他們大多來自音樂學校,在香港成長和受傳統的音樂訓練,同時受到西方的新世代的音樂氛圍,創造出全新的音樂風格,絕對值得留意。